他巧妙建置農業資料庫 幫國庫省下9億元(今周刊)

媒體報導》凌誠林祐任 因競賽開啟10年創業路
十多年前,他以學生身分參賽奪冠,如今,他是資訊服務廠商凌誠科技董事長。林祐任的事業從學生時期萌芽、走過虧損,到目前聚焦農業,勃發出新生的歷程。
鎖定農業領域後,凌誠陸續替全台最大生產履歷供應商漢光果菜生產合作社,建置系統;為農委會完成「農友智慧IC卡管理系統」、「糧食追蹤追溯管理系統」等專案,在農委會、農企和農民端打響名聲。
去年,凌誠幫行政院農委會建置「農民福利資料系統」,就被視為最具效益的案子。林祐任說,該系統與國稅局、內政部、地政司、戶政司跨部門連線,系統可快速查出被保險人的農地使用狀況。
農委會輔導處處長張致盛就說,過去農保投保單位是各鄉鎮市農會,資料多為紙本,且沒電腦連線,導致有假農民投保、或多人共保一塊地等問題,還有人已不具農民身分卻持續領津貼。但農保資料庫上線後,已有二千人被發現資格異常而退保,該系統為國庫省下老農津貼、農保給付等,高達九億元。
凌誠也推出「農務e把抓」APP,讓農民可管理耕地、監控農產品產銷動向。被稱為「科技農夫」的蘇建鈞,要管一百多公頃的地,土地又分散,不小心就會收錯糧食或忘了澆水。以APP管理後,他笑道,「過去每年因為申報錯誤或耕錯田,就損失五萬到十萬元,現在不僅可增進農地的履歷管理,整體成本也省下一、 二十萬元。」
林祐任說,凌誠的願景是要用ICT(資通訊)翻轉農業,並協助農政單位、農企業及個體小農發展田間生產管控、農業廠務管理、農產品溯源等計畫。
走在田間,林祐任輕觸著颱風劫後餘生的作物,彷彿看見公司從萌芽、虧損再到準備翻轉向上的歷程,「我要讓公司成為亞太農業資訊服務領導廠商。」他信心滿滿地說。